集团简介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郝正英《精准扶贫下的家乡巨变》
2019-02-14

春节前回到老家,我和发小云山哥聊天,听他讲了很多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的动人故事,其中脱贫致富能手张超就是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主创业梦想的典型。从他顺势而为的创业故事中,真切地感受到扶贫工作队为了张超的梦想成真,为了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不分节假日辛勤劳作、乐于奉献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才二十出头的张超,本该是在大学里吸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为以后走上社会追求理想人生奠定坚实基础的黄金年龄,但他却因父母残障而导致的经济贫困,不得不过早的步入社会,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面对现实,张超不埋怨、不责怪,他用阳光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默默承受着生活里的种种艰辛,用坚韧不拔的毅力诠释着人穷志坚的人生格言,用一颗质朴善良的心演绎着孝顺父母的本分故事,用一双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全家脱贫致富的梦想,用一副稚嫩的肩膀托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当问到张超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内生动力是什么?他告诉大家,既是窘迫的家庭环境逼出来的结果,也是县镇村组包扶干部鼓励扶持的结果,更是从爷爷那一辈传承下来的自强自立、忠厚勤劳的严谨家教和优良家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正因为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伦理修养就像阳光一样播撒在张超的心田里,张超的正知正见正行是必然的。张超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他所具备的教养是当今不少和他同龄的孩子所没有的,也是许多受物质利益诱惑和信息浪潮冲击的人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的教养。张超始终牢记善良厚道、明白世事的奶奶告诉他的话:“人吱哇一声来到世间,就跟草叶一样,每一片草叶都有一颗露珠可顶,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事情干,除非你贪懒怕动,那谁拿你也没办法”。用张超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活着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在当今创业机会如此多、如此精彩的社会里,不管你面对什么样的处境,都能找到创业的门路。面对这个能让多彩梦想成真的伟大时代,不管你追求哪一方面的梦想,只要你肯努力奋斗,都能够梦想成真。

薛楼村是位于秦岭腹地、洛河中游一个古老的自然村庄。乡亲们出行极为艰难,特别是村西的高疙瘩山及山腰处的一道深涧成为乡亲们去县城的直接阻碍,被乡亲们形容为翻天疙瘩摩天岭,路过天桥摘星星。所谓天桥只是架在深涧上的两根木椽。张超祖上曾出过乡贤,留给张超的爷爷张自勇的遗训是耕读传家。但到张自勇这一辈已经很难行得通,读书没得读,种地不打粮。成分论结束后,这个老高中毕业的本事人当过半辈子生产队和大队干部。把世道活明白的张自勇的梦想就是能让全大队人吃饱饭而不饿肚子。张自勇和姜兰兰夫妇一共生有三女一男。男娃就是张超的父亲,小名丑娃。之所以叫丑娃,是因为家里只有这一个稀罕儿子。丑娃三岁时身患小儿麻痹,父亲张自勇用笼担一头担着丑娃,一头担着一块石头,寻遍了方圆十几里有名的中西医大夫,结果还是落下了全身残疾,个头低矮,胸部暴突,腰部变形,背部窝陷,右腿跟麻杆一样粗细。好在丑娃的智力健全,脑子好使。丑娃12岁开始上学,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张天敏。他聪明好学,成绩不错,但体力不支,读完小学后,他的体力再也无法支撑他走到将近二十里外的庙坪中学继续读书,就下狠心回家务农。到了张天敏生活的时代,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挣钱是最要紧的,没钱就没法活下去。而挣钱只能靠自己,父母不能陪你到老,自己一定得自强自立。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光,干不了重活的张天敏眼活、手巧、心亮、脑瓜子灵性,明白当农民挣钱吃饭是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他无大力气,但有小智力,瞅准一样独门生意能挣钱。张天敏就开钢磨子给村民磨面,开粉碎机给牲口粉料,收入不错。村民一看张天敏的状况,也没人和他争抢这门生意。张天敏三十多岁才娶到媳妇。媳妇是洛南县北路鞑子梁下的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女子,叫宋惠芳。夫妇二人,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常年卧床不起,失却劳动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甚至连大小便都要人伺候。一个四肢无力,行动迟缓,干不了重活,走路靠把持着一根棍子朝前艰难倒换。张天敏的母亲起先担心儿媳怀不上娃。怀上后又担心将来生下是个二杆子。张自勇说人该是啥命就是啥命,咱都是积德行善之人,说不定还能生个灵性娃哩。儿媳果真在96年春暖花开的季节生了个身心健康的小张超。张超的出生对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来说确实是悲喜交加。张超的名字是爷爷取的,企盼这个孩子将来能给张家带来希望。

张超六岁那一年,爷爷患上淋巴癌去世了。张自勇去世前留下三个遗言:第一个是人活一世,德行第一,而德行要在做人做事上一点一滴地体现出来;第二个是让儿子张天敏什么时候都不能把这个瞎媳妇抛弃;第三个是留给孙子张超的,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要他一辈子都不能嫌弃自己的父母。

张超聪明懂事,人见人爱,就是读书不行,只学语文,数理化都学不会。上初中后,张超所在的庙坪中学离家二十多里路,为了照料母亲,为了给父亲减轻负担,他仍坚持每周回家至少两次,或者替母亲擦擦身子,或者帮父亲在钢磨子上料理一会儿,或者帮奶奶收收庄稼。孩子大了,慢慢地有了心事,每每想起尴尬、贫苦、困顿的家境,总是感到非常自卑,沉默寡言。尽管奶奶和父亲一再劝说他一心一意地念书,家里再艰难也不用他操心,但他人在课堂心在家里,忍不住为家里的事情发起熬煎,学不会也无心学。这期间,虽然学校能给免的免,能给减的减,当地政府伸出援助之手给他发放补助金和慰问金,但这个懂事的孩子心里清楚,要想改变家里的艰难窘迫状况,摆脱困境,不能一辈子依赖政府,社会上比他家庭困难的人多的是,都靠政府,政府也资助不过来。再想他这样严重偏科,即使学下去以后也考不上高中大学,即便考上,家里也供不起。

农村人常说念不会书、当不上干部的娃生来就是报父母恩的,可以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张超在琢磨这句话的同时,又看到了一篇文章,其中的说法和农村人的说法是一样的。一个人打开自己时机和方式各不相同。张超联想起爷爷留下的遗言,觉得这话就是说给自己的。他心灵的天窗就在这个时候蓦然打开。张超把前前后后的事情想了一遍又一遍,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事理。亲情的力量压倒一切,困窘家境牵扯着他不安的心,一想到靠读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条路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张超再也无心待在学校了,卷起铺盖,义无反顾地回家了。

从学校回到家里,无疑是从浪漫的校园跌落进坚硬的生活现实。母亲不醒人事,除了睡觉就是呆坐。父亲整天在钢磨子和粉碎机上忙活,但是收益甚微。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压在年事已高的奶奶身上,看着实在令这个孩子心疼、熬煎、焦急。

张超的三个姑姑为了照看张超一家人,也都不能远嫁他乡,只得婚嫁在薛楼村和薛楼邻近的村庄,平时没少帮衬张超家。张超认识到真正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困窘的家境只能靠自己,他必须得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有亲朋好友开导张超说农村年轻人都跑到城里挣钱去了,你要是守在农村毫无希望,就是想干点事也找不到门路,让他下狠心外出打工赚钱来养活一家人。张超一想到为两代人操劳了一生身体越来越差的奶奶、身单力薄的父亲和卧病在床的母亲,最后还是拒绝了亲朋好友的好心劝导,毅然决然地决定留在亲人身边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实现一家人脱贫致富的梦想。

要创业先得磨砺自己。张超家门口的洛河沙场需要一名开挖掘机和铲车的司机,父亲张天敏支持儿子到西安学习开挖掘机和铲车的技术。张超学成后就去洛河沙场打工。干了两年,洛河沙场时停时开,张超的收入不稳定,很难维持家中开支,只好辞职了。

张超辞职后又到沙场隔壁的致富能人张春开办的养鸡场打工。张超为人实诚,勤快吃苦,深得老板赏识重用,从饲料配备、鸡苗预防、鸡蛋销售等关键环节,老板都放心地交由张超料理,很快他就成为了鸡场的技术和管理能手,老板还给他增加了工资。张超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是入不敷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张超家因为母亲智障和父亲身体残疾两个条件而被县镇村组四级干部精准识别后,被确定为毫无争议的贫困户。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政府给予低保救助后,温饱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贫困依然存在。张超明白国家对贫困户采取输血式扶贫的目的是为了让贫困户产生造血功能,不能坐拥贫穷,静等国家按时发钱。身残志坚的父亲和儿子的想法是一致的。

人活着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张超思考着他爷爷走过的路,父亲正在走的路和他将要走的路。他爷爷生活的时代是以传统公有制农业为根基的时代,爷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村里人不再饿肚子,吃苦受罪无怨言,最终活成了忠厚仁义的明白人。他父亲善良、本分、实诚,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能脱去贫困的帽子,把自家的日子过好,活得像个人样。到了他这一代,有理想、爱钻研、肯吃苦,他不但要脱贫致富,还要创一番事业。

张超赶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形势。学到了养鸡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的张超想自己办个养鸡场,走自主创业的路子,从根本上改变家里的窘迫状况。天下也许只有父母对儿女是不讲任何条件的,儿女要什么,父母全力给什么。张天敏也是竭尽全力支持儿子自主创业。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年春节刚过,张超辞去养鸡场老板的高薪续聘,靠着自己学到的养鸡技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谋划创办自己的养鸡场,来实现自主创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养鸡场要建在远离村庄和河流的地方,选址首先是一个问题。柏峪寺镇派驻薛楼村的包扶干部石建平得知此事后,第一个站出来帮扶张超。经过石建平与镇土管所的协调,所长亲自出面和村支书高少峰一起来解决。高少峰这个在外自主创业能手回乡担任薛楼村支书,他观念新、门道大,门路广,他来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他自知创业的艰辛,更能体会到张超的心情,所以对于张超创业他大力支持。在镇村的协调下,张超用自家的责任田置换了邻家的大块地。建成了可容纳5000只鸡的标准化养鸡场。

买鸡苗时,张超再也借贷不到钱了。就在张超一筹莫展时,县计生站包扶干部赵亚莉伸出援助之手。主动提出用自己的工资卡作抵押,给张超贷贴息扶贫款。但她的工资卡里没有多少钱,她就把这一情况汇报给站长李俊生,李俊生听后当即表态,这事单位将全力支持。在县计生站的担保下,张超拿到了无息贷款,购回了5000只小鸡。养鸡场开始正常运行,发展态势良好。别人办养鸡场,脏活累活雇人干,张超感觉自己年轻,有使不完的力气。为了节省成本,早日还清借贷,张超没有雇人打下手,而是让父亲和奶奶轮换到鸡场帮忙干收鸡蛋和打扫卫生之类的轻活,诸如搬运饲料、清理鸡粪这些重活脏活他自己全包。看天见长的小鸡是张超自主创业的命根子,他晚上仔细钻研养鸡和防疫方面的知识,精心呵护这些小生命的成长。

半年过去了,张超为收获了第一批鸡蛋而兴奋不已。这个孝顺的孩子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智障母亲。他挑选了两颗最大的鸡蛋让奶奶做成荷包蛋,他亲自喂给母亲吃。奶奶欣慰,父亲感动,真切又炽热的情感让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都忍不住留下了热泪。

2017年上半年,受外界市场的影响,鸡蛋价格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严重滞销的现象,但在包扶干部出面协调下,附近学校食堂的营养早餐全都选购他的鸡蛋。加上他的鸡蛋成本低,价格相对便宜一点,所以,他的鸡蛋销售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收益比较稳定。今年鸡场的形势一直看好,月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张超很乐观、很自信地说:照今年这样下去,不用两年时间,他就能还清所有借贷。

张超通过自主创业来脱贫致富的故事被柏峪寺镇通讯干事郧战军发现后,写成长篇通讯《贫困家庭走来的创业青年》,在《商洛日报》上刊发后,对张超激励很大,对别的贫困户的思想也有所触动。

冒着深冬的寒意和细雨,我和发小在薛楼村第一书记赵丹的陪同下来到张超的养鸡场。张超正在忙着收鸡蛋,我们也挽起袖子,一块帮忙收鸡蛋。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张超给我们讲,他的鸡场从喂食喂水到鸡粪储存都是机械化处理,因此鸡场没有什么气味,对周围环境也造不成污染。不但鸡蛋能卖钱,就连鸡粪烘干后也装成袋子,每袋十元钱销售到关中地区,是果园所需的有机肥料,目前的销路也非常好。

张天敏把着棍子一摇一拐地来到鸡场,看到张天敏走路的艰难劲,我上前扶他,他说,惯了,只是你初看时很不雅观。张天敏说:我虽然残疾,但我没有等靠要的思想,骨子里就没有这种依赖谁的基因,这与我大传承下来的良好家风有关系。常言说救急不救穷。国家可以帮你度过一时的难关,但不能一辈子帮着你。我认为老天是公平的,给你这样就不会给你那样,样样都给你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从不埋怨。人活着就不要怕吃苦,有力吃力,有智吃智。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就没有度不过的难关。就我这样的情况,有正能量的好心态支撑着我,我没有叫过苦,没有喊过难。他说:我老记着我大给我说的话。我大说老祖先留下来的古训到任何时候都实用。人活着就要像古语说的尽人事听天命,做到了才能保持心态的平衡。人家富,我不眼气,我替人家高兴。人家穷,我帮不上忙,我同情,盼人家好。不管事情最后结果如何,都应该先做好自己的事。事咋来的?找来的,等不来。张天敏说政府扶助我一家,我无力回报,但心存感激。我要通过政府的扶持,再加上自己用心努力,把日子过好,不让政府再为我操心。而不是把贫困当资本,坐着转着睡着等靠要,给政府难堪,这样下去不是个事情,也叫人看不起。人要识瞎好哩,人要是活得连瞎好都不分,那就不够人了。我没体力,但脑子清楚着哩,我看微信哩,社会咋发展,我心里明得跟镜照一样。微信朋友圈有说人可怜时,把勤舍出去,钱就来了,这就叫天道酬勤。人还要懂人情世故哩。没心的人就不知道感恩,和畜生没啥两样,你喂给它啥,它吃啥,从来吃不够。人要是活得没心没肺了,别人也没心情帮你。

张天敏说:你看我行动不便,重活干不了,但轻活不断。我屋里还养了六头猪,有人说养猪不挣钱,但我不这样看,养猪攒钱哩,出栏时一交,能办个事情,或者能还人一笔钱。我问梦想一步一步成真的张超压力大不大?张超说我虽然在心里做好了创业的准备,县镇村组的叔叔阿姨们都在用心帮我,压力还是有的。但心意已决的我不能因为有压力而放弃奋斗。赵亚莉阿姨把我当自己孩子一样对待,赵丹姐姐把我当弟弟一样对待,还有乡亲们对我的关心,她们对我的鼓励支持特别重要,我不会因为压力大而撂挑子不干,那我成啥人了?人有时候是要逼一逼自己的。创业就是每天都很难,可一年一年下来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只要走的是正确的路子,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无论结果怎样,无论压力多大,我永远都不会放弃梦想。

张超父子俩合力脱贫致富的劲头,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我们相信张超父子俩来年一定会好运连连,梦想成真。

年前,听说张超几天前被评为全市创业致富带头人而受邀参加了商洛市创业就业先进表彰大会的消息后,发小再次来到薛楼村。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另外三个好消息。在赵丹、高少峰和村主任郝武的力争下,张超的养鸡场在环境治理中,经过改造后达到了环境整治要求,通过了验收。刚刚结束的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考核验收,分别被抽中的薛楼村赢得了检查组的一致好评,为洛南县委县政府争了光。张超拿到了原基修建的批复,计划开年要把老屋推倒建小楼,要让奶奶和父母住上新房,过上幸福的生活。

张超说他现在虽然还处在创业的艰难阶段,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他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他还要扩大养鸡场的规模,要娶一个志同道合的媳妇和他一起来创业,实现自己梦想!

如今走进焕然一新的薛楼村,看见干净整洁的村道里停放着一辆辆色彩各异型号不同的小汽车,致富路口竖立着十谢党恩的牌子格外醒目,令人欣慰,精准扶贫大有作文。

我深信脱贫后的薛楼村和张超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郝正英 鼎丰矿业公司)


专题栏目


关于集团
集团简介
组织构架
资质荣誉
管理团队
大事记
友情链接
下载中心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集团新闻
基层动态
行业资讯
媒体报道
视频中心
企业风采
三秦环保公司
油气工程公司
园区开发公司
中圣环境公司
研究院
中蓉圣泰公司
陕环投
更多
人才培养
招聘信息
员工培训
简历登记
人才战略
企业文化
企业使命
发展愿景
核心价值观
企业精神
企业哲学
企业文化动态
创业大讲堂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党风廉政
学习文献
社会责任
慈善公益
责任理念
绿色环保
责任报告
投稿邮箱:tougao@sxhbjt.com

COPYRIGHT © 2015 陕西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陕西环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347号     陕ICP备15009596号-1

友情链接